您现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>>媒体报道媒体报道

人文海口 最美家园

【字体:↑大 ↓小

 

(总第61期)
  —— 海口学习型社会建设 之十七
  “海口是我家,文明靠大家”,“欲创文明之城,必先立文明之人”,“欲建首善之城,必先立首善之人”。这是《海口人文大学堂》自开设以来一直推崇的主导理念。当然,要做好文明之人,必先了解海口人文,做一个对自己家园知根知底的海口人。
  众多古老故事,成为一代又一代海口人的精神寄托,进入现代化和信息化的时代,这些人文故事又赋予了新的希望和价值追求。正如民俗专家蒙乐生先生讲的一句话:海口的本义是“有海有口”。有海自不必说,“有口”不仅是说南渡江的入海口、海南岛的出入口,但我认为,“口”还可以引申为“人口”,有杰出的“人口”。史载汉武帝时,琼州就有“善人3万”。每每想起有“给皇帝上课的海口人”,有海口“刚锋”、“海青天”,有海南“四绝”之一的“吟绝”王佐,我就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,从心底发出感慨:“琼台福地—人文海口—最美家园—我爱我家”!
    ■ 董光海
  海口:
  自古称谓知多少
  海口浦——是海口市最早的称谓,意思是南渡江入海口的一块浦滩之地。“海口”一名,最早出现于宋代,已有九百多年历史,海口浦隶属琼山县。
  海口所——明朝洪武七年(1374),朱元璋开始调整区划,设“海口千户所”,当时海口港区日渐繁忙,设铺开店者为数不少,成为琼州门户。
  海口所城——明洪武28年(1395),当时由于港口贸易兴起,海口成为岛内与大陆各地往来的水运中心。为防海盗侵扰,官府组织民众筑城。城“周围五百五十五丈(约1.85公里),高一丈七尺,阔一丈五尺,雉堞六百五十有三,窝铺十九处,辟四门”。1925年被军阀邓本殷拆除,城内有十字路通向东西南北四个门。东门在今新民东路与大东路交叉口,南门在今博爱路与文明路交叉口,西门在今新民西路与新华路交叉口,北门在今博爱北路与大兴路交叉口。城内驻军,称所城,是海口城市的雏形。东北角有水巷口码头。
  海口都——明朝正德年间(1506-1521)设海口都一图、海口都二图,属琼山县丰好乡。清道光年间(1821-1850)由图改都,设海口一都、海口二都,仍属琼山县丰好乡。
  海口商埠警察局——民国2年(1913),设立海口商埠警察局及水上巡警厅,也称海口区警署,隶属琼山县。
  海口市——民国14年(1925)海口区从琼山划出,设立海口市政厅筹备处。民国15年(1926)12月9日,海口市成立,隶属广东省南区善后公署。全市分3区,每区各设警署一所。1986年5月31日,经国务院批准,海口升格为地级市,全市有振东、博爱、新华、秀英4个区。1988年海南建省,海口成为省会城市,国家民政部批准成立振东、新华、秀英3个市辖区。2002年10月16日,国务院批准海口、琼山两市合并,设立秀英、龙华、琼山、美兰4个县级区,海口成为新的省会城市。
  秀英:
  到底是人名还是地名
  “秀英”名字的由来,历来在民间和专家之间都有争论,归纳起来有三种说法:一是“固有说”,二是“转音说”,三是“太太说”。
  “固有说”:现存于秀英村的一个祖庙中有一块石碑,是清朝道光年间,为纪念一位来自广东姓陈的私塾先生而立的,上面落款即为“秀英村”。可见,“秀英”的叫法在清道光年间就有了,说明自古以来该地名就叫“秀英”。
  “转音说”:一些专家认为,秀英村原名叫小英村,是源于大英村而叫的,后因地方口音的缘故,慢慢由“小英”村转音为“秀英”村,清代正式改称为秀英村。
  上述两种说法,自清代以后都统称为“秀英”了,而且都是由地名演变和延续而来的,均与人名无关。
  “太太说”:民国时期,粤系军阀陈济棠割据广东,国民党时期又主政海南,有“南天王”之称。他一生中最爱的太太叫莫秀英。该女子系广东高州人,聪颖机灵、心地善良。在陈济棠割据广东,揽军政大权于一身及以后的日子里,莫秀英曾劝夫积德行善,不可被利诱当汉奸。同时莫秀英也与丈夫一起在广东、海南做了一些布施行善的好事。如海口初期的秀英码头的修建,乃是海口人至今称颂的善举,陈济棠为纪念爱妻而以“秀英”命名。但巧的是该码头本来就在秀英这块地盘,再以“秀英”命名,只不过是与“秀英”这个地名重复或巧合而已,与秀英原本的地名属性无关。
  上述“固有说”和“转音说”都充分证明“秀英”这个名字已使用了几百年。“太太说”虽是人名,但只涉及“秀英码头”(后来发展成为如今的秀英港),与原本的“秀英”地名无关。如今,秀英村已由一个小村庄发展为一个拥有面积511.5平方公里、人口30多万的市辖县级区,其地理位置优越,物产丰富,风景秀美,发展前景十分广阔。
  真可谓:
  好山好水好风景,
  貌美心善秀英人。
  地广物丰达福地,
  人名地名皆秀英。
  名气:
  海口之最何其多
  最早的街道——白沙街
  位于新埠桥下的白沙坊。建于南宋,当时白沙港口贸易繁荣,于是形成集市之地,是海口最早的街道。东西走向,原为一条200米左右的石板路,1985年修新埠桥时改为水泥路。
  最高的山——马鞍岭火山
  马鞍岭火山位于西南15公里处,由两座火山连接形成状似马鞍的火山。南面的一座规模较大,貌似风炉,古有风炉岭之称。海拔222.2米,底座成圆形,底径约600米。马鞍岭火山是石山火山群地质公园内的最高山,也是海口市的最高山(海口制高点),火山群内分布有40余座各类火山和数十条火山熔岩隧洞,具有极高的科考、科研、科普和旅游观赏价值。
  最有名的路——中山路
  中山路东起博爱北路,南接新华北路,全长388米,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(1662年—1722年),因北临大海而取名环海路,清末也称大街。据说当时该路中段建有一凉亭,孙中山先生来海南时,曾在此亭暂歇,1925年为纪念孙中山,将该路命名为中山路。中山路有一百多座骑楼,是现今海口骑楼老街里保存最完好的一条街。民国时期,这里是银行、侨批局、药行、旅店云集的地方,如“梁安记”、“云旭记”、“远东公司”、“泰昌隆”等。中山路是近代海口精英们的主要活动场所,也是当时海口的商业中心。
  最自豪的沙——得胜沙
  得胜沙在今海口得胜沙路一带,因系海口外滩一片平沙而得名“外沙”,外沙河流经如今得胜沙路的南面,属天然沙滩,也称外线。道光二十九年(1849),把总黄开广于此战胜来犯倭寇张十五,故名“得胜沙”。咸丰八年(1858),《天津条约》将海口辟为通商口岸以后,中法医院、邮政局、中国银行、海口大厦等陆续在此建立,形成街道,称得胜沙路。民国时期逐渐成为繁华的街道。
  最有名的山——陶公山
  陶公山,又称岭脚岭,在今海口市云龙镇坡伦村片区。据传古时有位姓陶的老人在此地修道成仙,故名。陶公山最高点只有海拔70米,但它的名气却很大。据道家经典《云笈七谶》所述,全中国的风水宝地只有72处,而陶公山位列第24名。山左有5个圆缓小丘,称五岭,各有名号:一曰从衡、二曰思峒、三曰光螺、四曰居碌、五曰居林。五岭递相拥护,互为扶持衬托,故古代又称扶山。因为陶公山有“海南第一风水宝地”之称,安葬于此的名人有明永乐进士王克义、明户部侍郎唐胄、明御史陈实、明给事中许子伟等。山下有长泰村,是冯白驹将军的故里。
  最“名不副实”的湖——红城湖

  红城湖位于琼山区府城镇北部,面积40公顷。因红城湖周边既无红色参照物,也无城墙楼阁,笔者问过很多人都不知道红城湖为什么有“红城”二字。经过查证得知:该湖原为水塘沼泽地,俗称“臭水塘”,1966年底修建成湖,当时府城公社改名为红城公社,故湖以红城公社而得名。后来红城公社又改回“府城”,却把“红城湖”给丢下未改,因而现在仍叫红城湖。湖中设有排水闸,两岸构筑石堤,长300米。东岸建有一小码头。常年水深1.5米-2.4米,可放养淡水鱼。